2023年11月27日至12月01日 第933期

基金经理札记

医药生物&创新优选&大健康            基金经理张金涛

周期轮回

 

周期轮回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后疫情时代尽管不同经济体展现出景气度的差异,但是随着超常规政策接近尾声,2024年景气度和行业结构大概率进入到新的一轮强弱转换期,经济经历周期往复、结构分化进一步加强,国内破冰的萌芽显现。

 

一、海外经济:迟到的“周期律”

 

2023年美国经济表现超预期,个人消费是经济的“稳定器”,变相的财政政策货币化是核心支撑逻辑,梳理核心数据变化,可预期2024年美国经济下行:1)劳动力市场走弱的信号已开始强化;2)超额储蓄“消耗殆尽”;3)个人所得税抵扣的“一次性”的效果已然体现,后续不会新增;4)加息影响的滞后显现。2024年,全球经济更容易被拖入“类滞胀”泥潭。“财政货币化”可以解一时之需,但通胀中枢的抬升会导致利率中枢的高企、宏观政策“两难全”。

 

与此同时高利率环境下,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或将暴露,商业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或将有所抬升,薄弱环节集中在大中型银行商业抵押贷款和小银行信用卡贷款。其中,商业地产的信用风险,或成为金融“脆弱性”的重要观察点之一。

 

二、国内经济:周期力量向上,结构分化加剧

 

2023年,国内经济修复屡低预期的主要原因有三:1)经济修复初期阶段,广义财政支出力度不足。2)信心修复缓慢,导致财政发力不足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乘数效应较弱;3)存量债务压力过大,压制企业扩大再生产和居民加杠杆的能力和意愿,进而导致年初信贷激增之后,融资需求乏力、政策缺少有效抓手。

 

2024年,财政政策由“蓄力”转向“发力”的过程,经济“周期”的力量,也有利于增长中枢的抬升。当前实际利率处于历史绝对高位且下行趋势已确定、实际库存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修复的趋势也已开启,加之政策加持,2024年经济表现较2023年或有所改善。


逐项拆解后会发现,经济亮点或需要回到政策本身寻找。为保证经济转型“稳中求进”,更可行的思路是通过中央“加杠杆”的方式,直接支持基建投资、间接支持消费,地产政策聚焦“三大工程”等。基建和消费继续改善,地产链修复、减弱对经济的拖累;其他分项总量表现或相对平淡、结构亮点仍需进一步挖掘。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