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多策略&远恒混合&国策导向&资源优选 基金经理丁靖斐
资源股投资的新特征
临近年末,回望今年资源板块行情,尽管多数资源品需求端表现较一般,但不少资源品价格表现尚可,资源股表现更是不乏亮点,其中石化、煤炭等细分行业指数都实现了不错的正收益,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投资特点。
这一变化的原因我们仍要从碳中和趋势给资源品行业带来的底层影响开始谈起。
资源品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周期行业的典型代表,景气变化通常以价格涨跌为表现载体。比如某一品种因下游需求爆发,供不应求,引发价格上行;而一旦价格上行至一定程度,相关行业内企业越来越赚钱后则会选择增加资本开支;这些资本开支经过一般三到五年的周期,将转化为新增的供给;当新增供应释放并过量满足需求,就会导致供过于求,价格进入下行趋势。所谓的周期往往都是这样形成的。
而在全球碳中和趋势性导向下,这一轮资源品价格上行后,许多资源企业的资本开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约束,或因政策刚性限制,或因主观意愿下降。最终体现的影响是,部分品种价格上涨刺激出新增供应量的速度下降或幅度缩减,相应资源品种价格下行周期推迟或下行速率趋缓,价格得以较长时间维持在相对高位震荡。
这其中又以传统化石能源受的影响最为显著。以煤炭为例,大家普遍担心在新能源发展大趋势下其需求将出现下降。而实际上近几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电力增量的需求,存量部分的火电没有被其他能源替代且需求仍有小幅增长。在煤炭真实的需求出现显著下降之前,因为供应弹性上的约束,反而价格比较容易维持在比往常高的中枢上。
对应到今年的情况,资源品需求整体一般但未失速,资源品价格震荡,企业盈利波动或有下降,但整体保持了不错的盈利情况。再以煤炭行业为例,尽管多数企业前三季度利润同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基本都是企业各自历史次好的盈利表现(基本只低于2022年)。
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企业得以较长时间维持较好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相关企业对新增资本开支的需求又在大幅下降,高分红就逐渐成为企业的趋势性选择。再叠加A股市场因对盈利持续性质疑而给予的偏低估值定价,最终以煤炭股为典型代表的一批资源股,逐渐凸显出高股息的投资特征。
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资源行业的周期性有所弱化但其属性仍在。比如今年5月中下旬煤炭板块就出现过一轮比较快速的回调,因进口量冲击下港口煤价出现了超预期的下行;之后随着煤价在新的中枢价格实现新的相对均衡,板块才逐渐企稳后回升。未来在此类资源股的投资中,把握高股息这一新特征的同时,亦不能忽略其原有的周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