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上证180成长ETF 及联接基金 基金经理胡洁
ETF进入“T+0 ”时代
倍受市场关注的“T+0”交易终于在今年年底破冰。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最新修订,上交所场内交易的货币ETF、债券ETF、黄金ETF自12月9日正式开启 “T+0回转交易”时代,这项新举措再一次让ETF创新风生水起。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创新业务和品种相继推出,市场对于提供灵活多样交易机制的需求日益强烈。回转交易是一种“T+0” 的制度安排。根据上交所交易规则规定,投资者买入的证券,在交收前不得卖出,但实行回转交易的除外。简单来说,T+0回转交易即是当日买入的证券在当日就可以卖出的交易安排。通过T+O回转交易,投资者买入证券,经确认成交后,可以在成交当日内交收前全部或部分卖出。
1995年至今的17年来,真正实施过T+0交易的证券几乎只有股权分置改革的附属产品——权证,而随着权证消失,能使证券交易频率大幅放大的T+0交易也再次隐退。不过,恢复T+0的呼声似乎一直未有中断。此次T+0新交易规则的实行涉及目前上交所6只已上市的ETF,均为近年来发展的场内非股票类创新ETF品种。作为一种交易制度安排,T +0直接影响了相关产品的交易周期极值,可以极大提升产品的交易周转率。受益于新的交易制度,我们可以看到,华宝添益货币基金的成交量呈爆发式增长。12月9日也就是T+0实施当日,华宝添益ETF日均成交金额从实施前一日的2 .5亿元跳升至13.25亿元,跃居沪深两市当日ETF成交第一位,超越沪深300ETF等传统主流权益ETF品种。13日暴升到75.98亿元,17日单日成交再扩大至91.14亿元,24日已突破了百亿元大关。
目前的T+0交易制度的实施仅涵盖货币、债券、黄金等创新ETF,尚未涉及股票类ETF为主的场内所有ETF品种。但从发展趋势来看,所有ETF品种在交易制度的创新和改革中都占据一定先天性优势。一方面,大多数ETF都是采取了被动的指数化投资运作模式,具有整体较强投资代表性和透明度优势。而另一方面,其运作费用低、交易效率高、交易成本低又使得其成为期现对冲等多样化投资策略组合交易中良好的现货品种。这样,跟踪标的属性又极大程度上决定了ETF的属性与功能,目前货币、债券、黄金ETF的现货都是T+0交易制度,而货币、债券、黄金的ETF相应实施规范的T+0交易制度也是符合投资者的交易习惯和策略需要的。从这一角度而言,现行股票交易的T+1模式可能是短期内股票类ETF暂未实施T+0的制约和考虑因素。但是,从未来发展趋势而来看,在交易制度的创新和改革中,相比单只普通股票,股票指数标的的ETF仍会占据一定优势。
目前市场上的股票类ETF可通过场内外套利机制变相实现T+0,但ETF套利交易通常门槛较高,需要100万份起,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可望而不可及。虽然市场上两只沪深300跨市场ETF可以同样根据套利机制实现T+0,但是还存在由于现金替代等设计产生的套利误差以及引入融券产生的套利成本等问题。当前市场上大多数的股票ETF成交量与整个股市相比规模占比并不高,一旦放开股票类的ETF实现真正意义上的“T+0”交易,即一个交易日内可以多次买卖同一只ETF,无疑将吸引一些日间交易资金,将会极大地提升ETF的流动性。此外,市场中成交量最大的股票ETF,如沪深300ETF、上证50ETF以及上证180ETF等产品多是以蓝筹股为主要投资标的,活跃这些产品的交易,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蓝筹股的成交量,对于活跃股票市场意义重大。我们期待ETF“T+0 ”时代的全面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