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第三产业&科技先锋&稀有金属增强 基金经理庄皓亮
政策底后市场底还会远么
今年以来的A股市场的走势比较清楚的演绎了一个预期再平衡的过程。开年伊始,伴随防疫政策的调整,投资者们大多抱有对强复苏的美好愿景,一季度的A股市场也迎来了久违的上涨。而后续的经济数据和暴雷事件冲击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复苏的强度,并开始担忧整体资产负债表的健康情况。市场瞬息万变,但核心问题依然是经济的短期风险如何化解,以及长期增长如何持续。
海外方面今年的意外也不少,前有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大幅波动,后有俄乌战争的叛军风波。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依旧是充满着博弈和不可知。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依然要看美联储的后续操作,美国前期强劲的经济数据能否维持,其是否真的就软着陆是下半年乃至明年的宏观经济第一大悬疑。
回到A股市场,如果看各大指数表现其实跌幅并不大,甚至上证指数和代表小市值风格的中证2000依旧飘红,但整体市场的赚钱效应不高,权益基金的中位数也跑输上证指数。从市值风格上说,由于流动性的实际宽裕叠加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使得小盘风格的超额收益较为明显。从主题行业上说,人工智能和中特估是上半年为数不多的亮点,但由于公募基金之前在这类方向的持仓不高因此并没有获取较多的超额,反而TMT板块的高波动特点加大了部分产品的波动率。我认为人工智能的确是未来的新产业趋势,且对于生产力的潜在提升巨大。但由于其短期大多数公司并无相关盈利业绩且估值剧烈波动,对该板块的择时和选股依旧难度不小。后续会密切关注其产业发展趋势和产品落地情况,相信该板块在未来的较长时间内一定有更多的投资机会。
站在当前时点,政策底和市场底的探讨再次被广大投资者关注。A股近期的疲软表现事实上已经得到了国家和监管层的高度重视,7月24日的表态也被市场各方认为是政策底。而后续市场底在何方就是广大投资者关心的最重要问题。以史为鉴,历史上的市场底与政策底存在一定的时滞,但不会缺席。最近的两次市场底为2022年4月和2022年10月,在此之前的政策底基本上都伴随着放松货币政策、调整优化地产政策、活跃资产市场等组合拳。而每一次政策底到市场底一般间隔1-2个月。市场走出底部的主要推动力在于经济基本面预期的上行和市场信心的恢复,而“政策底”出现之后,市场一般会经历反弹、再回落、最后上行的过程。前期多因交易层面扰动,政策密集公布期间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带动市场快速反弹,但在获利盘累积后,由于经济预期和市场环境不会短期快速反转,部分投资者获利了结,市场再陷调整。直至底部出清和基本面边际真实改善之后,市场将重拾上行通道真正走出底部。纵观历史行情,在静待政策出台到实际产生效果的过程中,市场表现较为犹豫是正常现象,也是筑底的必经之路。
在当前时点来看,政策底已然于7月底出现,那么市场底亦不远矣。我们对未来应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相信伴随着政策落地和经济基本面的修复,出清后的市场会重新出发,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