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宝康消费品基金 基金经理助理 光磊
消费的多元化与小众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品的丰富,人们对消费品需求变得多元化,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也在不断改变。这既表现在物质消费领域,更体现在精神消费领域,特别是互联网经济下的各种个性化的消费层出不穷。可以说,改革开放前30年,社会消费品满足了消费者“量”的需求,未来的发展方向则是消费品的多元化和市场的细分、小众化,即体现在消费的“质”上。
消费多元化的根源在于消费者的多元化。尽管每个消费个体都不同,但生长在同一时代的人往往受到教育、舆论、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体现出相似的特征和偏好。例如,在美国,被称为“伟大的世代”(生于1901-1924)的一代人经历了两次大战和大萧条,生活节俭,关注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婴儿潮世代”(生于1946-1964)具备较强的独立精神,喜欢个性化、方便便捷的产品;而“X世代”(生于1965-1974)和“Y世代”(生于1977-1994)生在变革的年代,科技进步和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他们更偏爱高科技、新媒体等。类似的情况也在中国发生。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今年几部有代表性的电影:有着文艺片气息的《致青春》,创业励志的《中国合伙人》,青春都市类的《小时代》,几乎每一部都有较大争议,但票房似乎都不错。背后的原因就是在中国电影院线扩张的背景下,各自满足了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本大众化的产品和服务也可能因为主流消费者的改变或消费偏好的改变,成为小众化的产品。以一款10年前流行的网络游戏《传奇》为例,当年异常火爆,而如今随着电脑技术的进步,游戏方式的多元化等,现在已经难觅其踪。据统计,该款游戏现在的游戏用户已经不足当年的1/20,但游戏厂商的收入却几乎持平。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当年大众化的游戏中,有一部分“铁杆粉丝”沉淀了下来,形成了稳定的网络社区。这种网络社区的“小圈子”文化,吸引着他们继续游戏。显然,这款游戏已经从当年的“下里巴人”变为了现在的“阳春白雪”。
消费的未来在于多元化,消费品公司的未来在于产品和市场细分。而最终能够胜出的消费品类公司,必然是在市场调研、产品创新和执行力上同时优秀的公司。我们坚信,在这种趋势下,优质上市公司的竞争力会愈发强大,也必然会给投资者带来丰富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