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华宝兴业先进成长基金 基金经理朱亮
基金经理札记
股指连续3个月下跌,上证指数从2450点到2100点,上个底部2132点一度被洞穿,市场人气消磨殆尽,对“救市”的渴望达到极致,投资者心里期盼着政策的变奏。作为证券、期货行业的监管部门,证监会近来频频“喊话”,但无论是强调蓝筹股的投资价值、强调A股股息率并不低,还是连续出手下调交易费用,都不足以吸引市场人气。
我们认为,A股市场之所以对这些利好反应不大,主要还是反映投资者在宏观经济处于下行压力中,对企业未来盈利缺乏信心;对过去十年中国老的经济增长套路——搞基建、盖房子和拼出口,这一投资拉动增长的模式,不能再次延续的担忧。与之相比,这些股市制度性建设带来的长期好处还在远处,但短期阵痛却切切实实。
最近恰逢中报集中披露期,我每晚都会浏览一下当日披露的中报。放眼过去,怎一个惨字了得。可以说绝大部分公司利润都是下降的,更谈不上超预期的增长了。周期、成长和消费等各个板块都难逃经济下滑的魔咒,收入下降、成本上涨、利润率受挤压,几乎成为中报里面最频繁的解释。说道这里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A股如此疲弱。虽然利好频出,但A股反应还是相当有限,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在整个宏观经济向下的大背景下,想要一枝独秀也是不可能的。
作为股市直接监管层的证监会,近期频频喊话力挺股市,有目共睹,但毕竟股市不是证监会来主宰,市场上的投资者也不可能唯监管层马首是瞻。作为反映经济最有效的市场,如何让投资者对未来中国经济更有信心才是更重要的。这不仅需要监管层的支持,还需更高层面的支持。这也不是公布利好消息或出台扶持政策就可以妥善解决的,而是要政府沉下心来,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目标出发,制定相关制度,改革打破垄断,释放制度红利。当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发展充满信心时,想不来大牛市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