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华宝兴业医药生物&大盘精选基金 基金经理王智慧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研究?
转眼间2012年快过去了一半,券商的中期策略会也纷至沓来。各大券商纷纷在豪华酒店抑或风景胜地拉出豪华分析师团队召开盛大的策略会,高瞻远瞩、指点下半年谋略,部分券商甚至不惜重金邀请著名经济学家捧场,以提升策略会的含金量和吸引力。券商策略会每每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若只看策略会的盛况,还以为我们依然处在一个牛市之中呢。
评论券商策略会的场景和券商研究决无半点揶揄券商的意思,相反充满了对天天给我们提供咨询服务的券商充满敬意。只是,基金公司作为券商最主要的客户,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研究?基金公司作为市场上最主要的买方机构,其研究信息来源无外乎两种:内部研究和卖方研究,券商提供的研究属于卖方研究。
毋容置疑,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卖方研究整体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研究方法、研究理念、报告质量和综合服务等方面正在与国际水平接近。然后,最近两年由于市场整体机会欠缺,新加入者众多,竞争激烈程度加剧,卖方研究同质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每年的4月份由于是1季报和年报的集中披露季节,券商研究报告可多达日均千篇以上,即使是在5、6月份的相对淡季,每日券商邮件也不下100封。如此海量的信息对于阅读者而言是可怕的,一方面要把它全部读完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另一方面很多有用信息又在巨量信息中被掩埋。
处理包括邮件在内的海量信息的能力是做好投资的关键必要条件之一,难怪有南方某大型基金公司的投资大佬向券商销售明确提出谢绝一切分析师的邮件。一概拒绝也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前提是要找到自己独有的信息来源渠道。这样说是不是卖方研究就不名一文呢?显然不是,关键是我们如何在大量雷同甚至重复的研究报告之中找到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如何利用众多的卖方观点来捕捉市场一直预期的波动。一方面,我们对卖方到底能为我们做什么要有清醒的认识。买方是真正下场搏斗的斗牛士,身家性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卖方可以在看台上告诉你这头牛的体重、年龄以及力量测算,却无法读懂牛在场上的情绪,而情绪显然是影响你的对手以及你个人发挥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我们每一位投资人员自己要建立起独立的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应该是开放的、动态调整的。其中,可以将很多模块留给卖方研究员以及内部研究员,但绝对不可简单套用别人的整体框架。
卖方研究相对是静态的,它将投资划分成大类资产配置、行业配置和个股研究三个层面,单从研究角度来看很好地解决了专业化分工的问题,却很少有卖方将三者融合得很好。而组合管理则是一个运动战,必须日日在动态环境中综合考虑三个纬度的变量进行调整。没有自己的逻辑框架,恐怕很难做好。从这个角度说,我们也不能对券商研究期望太高,毕竟需要对投资业绩负责的是我们买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