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中证500增强 基金经理喻银尤
基金经理札记
近期,在美国与非美经济体经济周期错位条件下,受美联储加息等多方面因素扰动,全球股市持续低温。虽然国内A股同样情绪渐落,资金连续数周净流出,但国内货币政策将明显有别于美国,CPI逐步上行,下半年将更注重“价”而非“量”的工具。因此,从短期看,做多长债仍是较好选择,而权益上看,分子端恢复较慢和人民币贬值压力使得指数仍有调整压力。中期来看,当前主要宽基指数的风险溢价仍然在合理范围内具备配置左侧配置价值。风格上来看,中游制造将继续受益于大宗商品整体回落和信贷的持续宽松,持续看好今年以来业绩优秀的小市值组合。
自2018年底自2021年底,A股75%分位数、50%分位数、25%分位数段的股票市值在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股票都在涨。如果看盒形图的下沿,2018-2020年反而逐年走低,直到2021年才有所反弹。2022年则出现了罕见的盒形图上沿、75%、50%、25%、下沿等均在回落的情况,这说明今年以来各分位数段股票均在下跌,这也可以和主流宽基指数的收益率互相印证。但是我们发现,在这其中,有一种风格——极小市值,或者称之为微盘股的指数,正逆势上涨。
过去,由于微盘股指数整体市值太小,流动性太差,对于绝大多数机构而言无法买入、微盘股指数在2013-2016年积累了巨大的涨幅提高了遭遇大幅回撤的概率及有更优的替代标的等原因,小市值中的小市值(微盘股)无人问津。而在2021年2月大市值因子接近尾声后,叠加着小市值成长性的加成,我们逐渐迎来了小市值因子周期的爆发。而且小盘股长期具有正向溢价,高风险高收益,具备极强的进攻属性,符合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从罗素2000和罗素1000的指数历史表现对比,小盘股相对大盘股的周期性明显。历史上1978-1982年,1990-1993年,1998-2005年,2020年等罗素2000相对罗素1000均有超额收益。但长期来看,大小市值并无明显收益率差异,所以长期来看,小市值组合在A股的历史上虽然呈现了高波动率的特征,但长期年化收益非常可观,显著强于大盘股、中盘股。
当然,小盘股在本轮的“脱颖而出”是受益于大盘股的确定性走弱,其催化因素应为“相对流动性”,即大票的流动性“挤出”。小盘股长期来看的风险点在于成交占比过热导致资金回流大盘,但从微盘股成交占比来看,目前尚处于合理区间,并无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