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券商ETF&价值ETF&中证1000&港股互联网ETF 基金经理丰晨成
新发展格局下互联网的监管框架和政策导向
互联网脱胎于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局网络——阿帕网,后期民用化,逐步成为促进要素流动、提升资产利用率的引擎。中国在1994 年成为接入互联网的第77个国家,并在互联网细分领域实现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弯道超车。腾讯、阿里等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崛起,固然得益于国内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庞大的内需市场,也离不开政策的长期支持。
在2021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为主题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上,习总书记将数字经济放在“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的高度,对其进行了系统化论述:首先,对于数字经济的地位,将其定义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主要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其次,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两项核心任务在于:一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并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再次,明确数字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包括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互联网、大数据等与产业深度融合。最后,明确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的构建框架,核心在于监管体系的完善,包括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监管实施、平台企业义务与责任的明确、以及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构建等,除此以外还包括数字经济的基础,即理论研究,以及外延拓展,即国际合作。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数字经济监管体系呼之欲出。监管体系构建涉及领域包含平台经济、科技创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下图梳理了互联网监管的几大方向:
监管政策对于行业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进入门槛的提升、需求方向的切换、盈利模式的变化。新发展格局下,互联网公司过往靠补贴流血扩张的业务模式一去不复返,进入新业态门槛的提升有利于现有龙头地位巩固、市占率进一步提升。从目前互联网监管政策框架出发,可以预计监管常态化之下行业未来转型方向:传统的“早期补贴-中期并购-后期垄断用户”的扩张模式将被彻底颠覆,对互联网企业带来的挑战在于新的需求方向的挖掘。从政策导向来看,支持方向包括便利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由此新的方向包括下沉市场、海外市场;此外,产业互联网也是值得挖掘的方向。
一、二线城市互联网用户数已经接近天花板,下沉市场的需求尚有进一步渗透空间;本地生活、助农方面互联网通过大数据、算法等技术优势提升效率、降低社会总成本,从而达到便利人民生活的目的,也是符合“共同富裕”的方向;
作为外向型经济体,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一方面拓展需求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倒逼企业提升竞争力;
从美国经验来看,云服务提供商在互联网从消费端到企业端的推进过程中率先受益,类比海外,云服务可能成为国内互联网龙头未来新的增长引擎。
此外,监管规范带来的企业经营成本提升,通过科技进步提升效率降本增效是其内生需求,也是政策鼓励的互联网未来发展方向。2021 年以来,互联网巨头的收并购方向从过往同行业或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呈现向电子制造、医疗设备、半导体等“硬科技”创新、以及社会服务方向转变迹象,新增了人力与就业、家庭装饰品、能源等新收并购方向。竞争力向创新实力转变,以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监管的根本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