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竞争优势&绿色主题 基金经理陈龙
对新、老能源之争的思考
一、极端天气(高温、干旱等)引发新老能源之争:
今年以来,极端气温和少风缺水引发的能源供需矛盾成为了愈发不容忽视的尖锐问题。今年夏季,北半球的高温、缺水、干旱,既直接影响到了农业和畜牧业,也间接影响到亚欧美的工业生产:
从国内8月份情况来看,长江流域降水量仍然明显低于过往,水电日发电量大幅下降,供电能力的下滑,与此同时持续的高温带来了降温负荷的激增,供需的双重压力下,四川不得不首次启动省级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一级应急响应,通过限制工业用电,全力保障民生用电。
从海外情况来看,水位的下降对欧洲水电和核电的出力产生了明显负面影响,但用电量受高温刺激同比实现较快增长,电力缺口迅速拉大,欧洲能源交易所的法国1年期电力合同价格1个月内上涨了50%以上,1年内上涨了7倍以上。
《自然》杂志日前称气象学家已连续第三年预测拉尼娜现象,即可能发生罕见的“三重”拉尼娜气候事件,今年冬季全球可能再次迎来冷冬,冬季的某个时刻,寒潮、雪灾和冻害可能推动能源价格再创新高。
在新旧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能源供需的脆弱平衡关系随时有可能被包括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打破,因此引发市场对新老能源发展的争论。
二、当下,新、老能源之争实质是时间和空间错配之争:
在传统能源时代,煤电和燃机在发电的同时,也承担着灵活性资源的角色,电力灵活性资源并不稀缺。而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具有天然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随着新能源渗透率逐步提高后,导致电力供需双侧的波动性增强,对灵活性资源提出了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要求,依靠传统资源已然难以为继,但是短期内也难以提供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灵活性资源,因此当下,新、老能源之争实质是时间和空间错配之争。
自俄乌军事冲突以来,全球面临老能源相对严重的空间错配问题,而相较之下,新能源(光伏、储能)在空间上的自主优势使得其需求激增。在当前受极端气候与限电因素影响,以及潜在可能的冬季极端天气,可再生能源在时间上的错配问题(可再生能源出力与负荷需求时间错配)逐渐暴露出来,而这时候则不得不依赖于老能源在时间上所具备的稳定性优势,通过老能源承担灵活性资源的角色,维持能源体系的发展;但是随着极端天气的愈演愈烈,时间错配上的矛盾有可能无法通过老能源的稳定性来解决,从而使得电力系统将不得不面临更大的挑战,稳定能源在解决电力供应端矛盾的重要性也将愈发突出,从而短期内凸显出老能源的稳定性价值。
三、未来,新能源仍然是未来发展方向:
推演极端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还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社会对老能源使用量大幅增加带来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从而产生温室效应进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发生。要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必须降低碳排放总量,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能够替代含碳能源的非碳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电、核能等,由于全球可用于发电的水资源有限,同时核能天然的安全性担忧,都很难成为未来主要的能源提供者,而全球太阳能和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必然会成为未来能源主要提供者。
短期来看,新、老能源之争主要是时间和空间错配之争,但是随着未来储能的发展,给新能源提供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灵活性资源,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时间错配的问题,再叠加新能源空间上的自主优势、成本持续下降以及天然的非碳能源,对比老能源将具备非常显著的优势,因此短期的时间错配问题,并不能改变新能源中长期都是未来发展方向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