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中证100指数&上证180成长ETF及联接基金 基金经理余海燕
成长蓝筹股投资或正当时
去年4季度以来,随着经济增速和通货膨胀的双双回落,货币政策已转向实际宽松。其标志是央票利率的下调,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其效果直接体现为自去年9月份以来长端国债收益率的逐步下移,市场利率下行趋势明显,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和6个月票据贴现利率也分别大幅回落。虽然市场一直对于政策放松的力度和可用的手段仍存在分歧,在实体经济中看到放松的效果也仍需一段时间,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已进入一个新的政策放松周期。
在政策放松的背景下,流动性的改善和市场利率下行都将有利于实体经济走出低谷。从目前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PMI已连续3个月环比回升并保持扩张态势,最新的制造业多个子行业产出和新订单指数增长好于预期。自年初以来A股市场的行情表现也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投资者在政策放松背景下对经济回升的信心,早周期品种如汽车、家电以及高Beta的有色、煤炭在本轮反弹中均表现不错。
笔者认为在当前政策放松背景下,是投资成长股、成长风格指数基金的好时机。从历史经验来看,政策放松周期下,成长类风格指数通常都表现较好,如上证180成长指数,在宏观政策放松背景下的2005年、2006年、2009年以及2012年以来该指数区间收益率分别为-4.5%、133.74%、115.50%、11.78%,在市场基准类指数中表现均居前,均超越同期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的表现。
在政策放松背景下投资成长类风格指数背后的逻辑其实也很清晰,随着政策放松效应的逐步累积,经济景气有望在政策的推动下逐步向好,经济会逐渐复苏,需求和补库存活动会沿着产业链从下游—中游—上游传导,周期性成长股票—这也是当前中证指数公司基于蓝筹股样本空间编制的成长类风格指数的主要投资标的会表现较好。其实将宏观经济周期分析应用于积极资产配置的经典模型——“美林投资时钟”早已简洁、直观的告诉了我们这一经济周期与资产配置之间的关系。
今年以来新的证监会管理层前所未有的力挺蓝筹股,倡导价值投资,要力改当前A股“轻投资重融资”的现状,鼓励长期资金入市。在当前市场主流蓝筹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具有国际估值比较优势的背景下,或许蓝筹股是资本市场承载新的投资功能的载体。而成长的蓝筹股,由于其核心竞争力、更高的盈利增长质量、更高的成长确定性,在低估值的当下,正面临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上证180成长指数是目前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成长蓝筹股指数之一,在中证指数公司特有的风格指数编制方法下,以3项经典的成长因子——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内部增长率精选出最具成长特征的蓝筹股,其成份股均是各行业内的成长性较高的蓝筹股、估值合理且企业盈利能力有竞争优势,正契合当前的股市投资环境。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在政策放松周期下长期持有策略分享公司业绩回报且风险规避意愿较强的投资者来说,该成长蓝筹风格指数无疑是较为理想的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