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红利精选&高端装备&安益&安享混合 基金经理唐雪倩
基金经理札记
过去两个礼拜,我们完成了华宝高端装备股票型基金的发行,感谢大家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从长远的投资逻辑来看,为什么我们要选择布局高端装备主题的投资产品,我们借此再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首先,过去几年,国际战略竞争呈现上升之势,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总体的宏观背景。无论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长期博弈,还是上半年包括俄乌冲突在内的其它一些地缘政治的冲突和变化,都反映着未来国际竞争博弈的重要性。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整个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行业增长在十四五期间有望出现明显的提速,是“科技立国”、“制造强国”的战略性产业,是我们发行这只产品的初衷。
过去8年间,我国每年的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均高于总体的工业增加值增速。整个高端制造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在逐年提升,是我们自提出“制造强国”战略以来的一个实际发展执行情况,但与此同时,根据最新《2021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中国制造业在规模指标已居世界第一的同时,在质量、结构优化、持续发展这其它三个维度仍然有非常大的改善空间。“十四五”格局下,未来中国制造业将在此前的工程师红利的基础上,摆脱部分“大而不强”的薄弱环节,着力解决高端装备领域进口的卡脖子弱势,以便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其次,从中观来看,高端装备领域内,包括军工装备、新能源设备、半导体设备、智能制造设备等在内的很多细分板块,都处于中周期向上开启的景气阶段。2022年3-4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曾短期跌破荣枯线,但高技术制造业的PMI则连续41个月持续位于扩张区间,且始终高于总体制造业景气指数,为当前阶段关注高端装备的投资机会奠定了中观基础。
这其中,以军工装备为例,近十年来,中国军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1.3%,不足美国等军事大国的1/2,随着国家发展阶段的切换,对于“国防”和“安全”的认知在上升,装备补缺口将是长期、确定性的过程,多款重点装备将从十三五期间的小批量生产向快速产能爬坡转变。从行业的性质来看,军工装备板块偏政府主导、以需定量的特征决定了其更高的确定性和逆周期特征。军工装备的需求来自于“十四五”末之前密集换装、2027年达到“百年军建目标”、2035年 “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十五年的军工发展计划为行业带来的强计划性,与国家的战略需要高度相关,与短期的经济波动关联度不大,具有高壁垒、高确定性、与经济周期弱相关的未来成长能力。且军工上下游的紧密联结和特殊性决定了重点单位均由专列专供物流,不受封城封控的影响,是能够保证生产的绝对值稳定的一个行业。
从微观层面,受益于国产替代、国内制造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军民融合、国企改革、股权激励提速、订单快速落地和规模与技术效应的逐渐集成,2022Q1,高端装备行业的业绩处于持续验证、高度景气的通道。军工装备内,板块业绩连续7个季度兑现,行业净利率连续六年回升、研发费用率连续3年增长、ROE创近十年新高、经营管理能力和成长性趋势出现一些良性的变化。高端装备是很多先进技术的源泉,新技术在军民融合领域的拓展扩大了高端装备的应用领域,国产替代、技术突破、军民融合、治理提效,均为高端装备行业打开了一个相对值得关注的长期增长空间。同时,板块的估值风险在年初至今的调整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指数PE回到过去十年最低的24.32%分位,较年初回调约20%。相对于近两年参与定增的产业资本,风险偏好的回落使得我们有一定机会获得与这批产业资本差不多位置来参与产业的投资,考虑到行业未来三年30%左右的复合增速,预计到2024年整体估值将回落至25倍左右。
当然,随着短期风险偏好的回归,过去一段时间高端装备内的部分龙头公司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股价修复。策略端的角度,未来我们将沿着景气度的赛道,寻找长远空间明确和估值匹配的投资标的。从国内“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情况来看,包括导弹、发动机、航空装备、航天装备、海军装备、军工信息化、军工电子、军工新材料等领域均有望出现值得发掘的投资机会,其中不少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长坡厚雪的成长赛道。根据2022年1季报公布的合同订单情况,核心主机厂和分系统公司2022Q1预收款/合同负债大幅增加,包括主机厂、军工电子、新材料、导弹、航空中游配套、航空中间工序环节22Q1合同负债+预收款同比增速均超过100%,高增的装备升级需求与上市龙头公司快速增长的合同订单相互印证,我们可以循着未来业绩确定性的角度寻找投资标的。从长远来看,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心侧重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高端装备和产业变革将为中国在全球战略竞争中的位置带来新的挑战和机会,我们希望能够对中国高端装备领域的长远发展保持持续的跟踪和表征能力,分享行业长期成长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