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中证100&上证180成长ETF及联接基金 基金经理余海燕
忘记时机 忘记选股 长期持有指数基金
过去的一周,对于全球资本市场来说可谓是跌宕起伏,扣人心悬。由于美债降级风波和欧债危机的蔓延担忧,投资者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信心产生了动摇,恐慌情绪随着时区在全球各个市场轮番接力,资本市场闻风色变;A股市场在恐慌性杀跌后随即市场迎来了报复性反弹,面对扑朔迷离的局势,很多投资者经历了“惊魂一周”,心理和自信心受到双重折磨。这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反思,我们投资资本市场,是为了获取稳定收益或者财富保值来保障未来的优质生活。我们应不应该为了短期的资本市场的动荡或股票价格的波动而影响我们的当前心情,甚至身心健康呢?
贪婪是人性数百年来难以克服的弱点,回到历史的长河中,伟人或者普通老百姓一样都没有逃出过这个魔纣。回到资本市场也是一样,贪婪同样体现在职业投资者和广大普通投资者中间。为了追求短期的收益,不断的追涨杀跌,可是一年或者数年过去了,回过头来看,通常持有不动效果或许更佳;为了追求超越市场平均的收益,不断挖掘所谓的“黑马”, 可是一年或者数年过去了,回过头来看,通常并没有跑赢指数。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拥有悠久历史的美国基金的一些统计结果,希望能够对我们有所启迪。耶鲁大学基金会首席投资官David Swensen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美国多如蚂蚁的众多基金中,只有大约4%的基金在过去20年扣除交易费用之后能够跑赢大市,而且平均起来也只是比大市的回报率多了0.6%而已,而96%的基金跑输大市,而且跑输的很厉害:平均每年跑输4.8%。职业投资经理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缺乏必要专业知识的普通投资者,能够在这个市场生存几十年的已经凤毛麟角了,能够取得成功的就更少了,概率就像中六合彩一样低,可能这也是巴菲特以及彼得-林奇为什么到今天还在被我们认为是投资传奇和神话了。
历史的长河已经证明,从长期来看,无论是作为个人投资者而言还是主动型基金,跑赢大市的概率极低,那我们为何不忘记市场每天的波动,忘记时机,忘记选股,长期持有指数基金呢,不用理会市场如何波动,不用理会行业、公司如何变化,也不用白了少年头的不断遭受“观察、分析、判断、博弈、纠错”的折磨,人生苦短,与其把时间空耗在这种赌博里面,不如去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
既然大多数投资者无法挑选个股跑赢市场,而且交易成本非常高,投资者购买指数基金长期持有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特别是那些以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的蓝筹股为标的的指数基金,比如中证100,上证180成长等以蓝筹股为主要标的指数。
目前股市已接近历史性的底部区域,以E/P率与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差值来考量长期资产配置,当前沪深300TTM E/P率与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差值为3.9%(不考虑沪深300指数的股息率),是仅低于2005年、2008年两次历史底部,目前E/P率与10年国债差值比2010年7月初的2319点底部还要高一些。只要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不出现大幅下调,当前指数点位其实是要低于去年2319点的。当前时点,指数经过前期的震荡调整,风险释放已经比较充分,下跌空间和时间的极限已经十分接近,尤其是一些蓝筹指数的估值水平已经趋于历史低位,按照朝阳永续一致预期盈利预测数据,以2011年8月12日收盘价计算,中证100指数、上证180成长指数2010年静态PE、2011年动态PE分别为12.77倍、10.38倍,12.83倍、9.71倍,估值水平显著低于市场上其他主流指数;同时这两个指数的成长性也较好,根据2010年年报数据,中证100指数、上证180成长指数2010年ROE分别为16.64%、18.35%,优于市场上大家认同的成长指数——中小板指数(2010ROE 为16.31%)。从长周期来看,目前是投资这些指数基金的战略性建仓好时机。
最后以巴菲特在今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给中国投资者的投资建议与大家共勉:“投资他们自己能够理解的东西,如果他们不理解整体市场或者具体行业,他们应该投资指数基金。”选择一个好指数,定期定投该指数基金并长期持有不失为普通投资者一个很好的理财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