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09日至05月13日 第373期

基金经理札记

 

行业精选基金          基金经理助理沈梦圆

 

“被增长”之局

 

一眼天堂,一眼地狱。

 

去年沉醉在“经济结构转型”,“新兴产业”等众多振奋人心的形容词中的投资者,现在望去,只是一片残垣断壁。从热闹到萧索,变化的是什么。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10年共有82只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市场的PE基金成功募集到276.21亿美元,基金数量与募集规模分别为2009年的2.73倍和2.13倍。同时,退出途径上面,股权投资的退出过度依赖首发上市,去年国内170余起退出仅7起通过并购重组,其余均通过首发上市。与之相比,美国首发上市只占股权投资退出的14%;去年A股上市的企业中就有46.4%得到了私募股权基金的支持。资本大量涌入的结果,自然是推高资产的价格,一级市场的价格随之水涨船高。不低的入驻价格和手续费用,退出渠道的过于单一,再加上一般3-5年的投资周期,自然会要求待上市公司的业绩突飞猛进。IPO的推介会一场一场的开,投价报告上动辄50%100%的业绩增长。在此质疑才是合理,这究竟是“增长”还是“被增长”?

 

二级市场的投资者面临的是一个窘局。库存高企,经济活力减退,紧缩的政策目前还没有放松的迹象。而传说中的房地产流出的资金,因为没有示范的财富效应,目前没有大规模进入的迹象。存量资金在有效的范围内相互博弈,且一级市场的挤压越演越烈,从未停止。

 

这其实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格局。在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下,参与询价的基金和个人没有合力可言,相互博弈的结果就是相对高价发行。在一级市场的情况与此类似,但是相对而言,彼方和公司的沟通和利益牵涉,比二级市场的更深,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力也较强。他们站在了食物链的上一层。那么再上层,是谁呢,是对超募资金提取高额提成的投行?还是公司本身,是创业者,亦或者是灰色的利益相关方?…… 在货币超发的大潮尚未退却的时候,大家都生活愉快,相安无事。但是伴随着银根收缩,资金日益紧张,矛盾就日益突出。

 

IPO阶段所发生的并不是事情的全部。牛熊转换,现在的市场主要参与者已经不是相对监管严格的公募基金。资金都是逐利的,在民间利率高企,经济活力不足的现在,依靠基本面业绩增长取得长期的收益已经不能满足很多民间资金的需求。具体操作途径多种多样,参与者分布在社会各个阶层。在酒桌的觥筹交错中导演出了大阳大阴的热闹。如何看透,如何监管,如何……公平?

 

投资有时候更多的是一种信念。不仅仅是对于经济的展望,政策的预测,对于上市公司的发展预估,也是对于相对完善的制度,上市公司诚信的一种信念。诚然,我们处于变革的年代,有瑕疵的成长是一种必然。但是最为目前相对弱势的二级市场投资者,我们更应该发出声音,期待更好的制度环境,更透明的信息披露,更确实的报告数据。

 

这是阵痛期。这是成长的代价。我们终会走过。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