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1月04日至01月07日 第356期

基金经理札记

 

宝康消费品基金   基金经理刘自强

 

十年

 

1998年,为刺激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鼓励消费者自主购房,上海祭出了购房退税的利器。一年半后,房价止跌,从此开启了一条十年上涨之路。在那时,政府官员们弹冠相庆之余,恐怕不会有人能想到,十年之后,居然会拾起房产税的大棒,又向着地产行业兜头抡去吧?

 

我还记得十年前,我刚踏上工作岗位,在一家券商担任房地产研究员,因此经常会关心新开楼盘的价格。那时上海楼市才刚刚露出跃跃欲试的劲头,一般内环边上地段中上的楼盘大概也就6000元左右的价格吧。而如今这样的地段,40000元可能都要排队摇号才能抢得到。涨幅几近600%

 

弹指一挥,十年,物是人非。而改变的,又岂止是那标牌上的价格而已?

 

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经历,是在2005年的冬天,偶然去一家以青蛙为招牌菜的餐馆吃饭。那天店里的生意颇为冷清,店主和几个朋友就在我桌旁另开了一桌聊着天。店主说:“养青蛙其实不难,当初我也想搞过,唉!如果那时搞成了,也不至于现在要关门啊!”

 

旁边一个人接口说:“要搞成了利润就高了是吧?”

 

“哼!”店主冷笑了一下,“什么利润?就是赔钱又怎样?关键是地啊!我当时哪怕搞个两、三亩的地,现在一亩要赚多少……”

 

十年,改变最多的,我想是我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选择的道路。企业考虑的,不再是扩大生产、控制成本,而是巧立名目地搞上几块地,开发个楼盘,或者转手倒卖,省力、省心地发大财;个人考虑的,不再是理想和兴趣,而是趁着还有资格成为房奴的时候,赶紧背负起大半生的债务,买下一套能成家、安身的房子。

 

无独有偶,证券行业在过去的十年中也书写着与地产业同样的故事。虽然指数是涨涨跌跌,并不像房价那样一骑绝尘。但价值投资理念却由盛转衰,渐行渐远。市场上充斥的投机泡沫和浮躁情绪绝不亚于今天的房地产市场。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其实,大道至简,很多道理都极其简单。经济的发展也有类似自然界的四季更迭。每一次危机的爆发,都会洗涤掉泡沫高潮时的投机因子,出清资源价格,并为下一轮发展奠定基础。这就像过热的夏天会使害虫变得猖獗;而冬天的严寒又会杀灭害虫,并为来年创造好的条件一样。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多次对过热的经济进行调控,但每次都在秋意渐浓的时候拒绝严冬。我们宣称实现了软着陆,但一架飞机如果每次都只是刚刚平飞,就又被拉起的话,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才会真的看见陆地。

 

而更加可怕的是,经济是微观个人行为的汇总,长期人为干涉经济的自然调整,最终会改变所有人的预期。就像现在,即使出台了史上最严厉的地产调控政策,房价也未见下跌。因为市场已经失去了自我调节的功能,所有的微观参与者都认为房价下跌是不可能的,只要下跌就是抢购的良机,这种微观行为的改变使我们自上而下的调控变得举步维艰。要改变人们的预期,除非以暴跌来血洗这个市场,但我们能承受吗?

 

2011年,房产税终于要出台了,地产的调控还在尴尬地继续着。下一个十年,又会是怎样的呢?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