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动力组合基金 基金经理刘自强
估值、趋势与情绪
在投资的世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估值方式。可是遗憾的是,我们一直找不到一种一劳永逸的终级解决方案,用一种超级估值体系来使我们的投资变得简单。于是,投资的世界里,一场和睦的奥林匹克竞赛开始了,公正的经济学家们划分出了多种项目,让每一种估值方式都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PE是一个全能冠军,他几乎适用于所有的行业;而对于前期资本开支巨大,或者是摊销金额较高的行业,EV/EBITDA可能会更出色一些;DCF之类的以折现为基础的估值方式,在收益稳定的公用事业行业里有着传统的优势;实在是怎么也算不出正收益的行业也不要紧,毕竟投资是着眼于未来嘛,所以P/S,或是每股资源储量之类的估值方法也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不过,奥运冠军也不是总能表现出最好成绩,在一些极端的市场情况下,或者一些非常特殊的行业里,几乎任何估值方式都难以解释股价的走势,这种情况下,顺应趋势也许才是最明智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趋势性投资。
A股市场里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适用于趋势性投资的行业就是航空业。除了个别年头,这个行业几乎一直处于亏损之中,即使把视野放长,这个行业在中国也基本是处于毁损价值的状态。我有时侯在想,也许航空业根本就没有估值的必要,因为它基本上没有任何价值。也许就是这样,反正什么价格都是偏贵的,所以也不用考虑什么是合理的卖出价位了,只要趋势是向好的,航空股就可以一直涨上去。我们的A股市场现在是不是也是这样?所有的估值方式都失效了,大家总也找不到合理的买入价格,所以只要趋势没变,就只能无限制地跌下去?
如果说估值方式失效是趋势性投资的前提条件,那我们就应当好好考虑一下,这么多的估值方式在投资世界的奥运会上失利的原因了。这个原因,我认为是情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也是有可能的,如果你相信这个极小概率的事件确实会发生,那么股价的合理归宿就是集体归零了。而我们现在相信的是什么呢?投资者们在相信,全球性大衰退正在产生,企业利润会衰减甚至由盈转亏、投资热情会减少、失业会大幅增加、人们会抑制自己的消费,天啊,没有行业可以抵御这样的困境,还谈什么估值?等趋势扭转了再跟我说投资吧!
不过,趋势的扭转似乎总在不经意之间,那些在牛市中让我们羡慕不已的投资大师们往往并不是睿智到了能洞悉牛熊转折点的地步,更多的,是他们在一片悲观情绪之中仍然能够坚持自己对价值底线的判断,从而总是能够在股价低迷时坚定持股信念,并最终获得丰厚的回报。
那么A股的底线到了么?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每个人对底线的判断标准都是不同的。不过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样一些事实:
截止
从最高点到现在,上证指数已下跌了62.69%,在全球市场的跌幅史中排第7位。如果剔除二十世纪前的记录,我们已排名第五,并且与第一名的差距不到8个百分点。
如果明天不是世界末日,今天的股指会不会就是一个历史性的底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