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8日至7月2日 第332期

基金经理札记

 

宝康灵活配置&多策略&增强收益债券基金  基金经理牟旭东

 

转变

 

一个国家的制度演进、人口结构、资源禀赋、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带来经济的起飞。而同时,经济也会在某一阶段因要素变化而增长缓慢。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红利似乎又到了十字路口。

 

笔者认为,过去10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加入WTO之后使得中国融入了世界生产体系,中国制造依靠低廉的劳动力和环保成本得以走向世界。第二是十多年前的房改,使得中国的房地产在城镇化的浪潮下快速发展,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获取了大量的发展资金,有实力进行政府投资,从而带动了各类的投资增长。

 

而自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似乎遇到了瓶颈。

 

首先,由于危机的爆发,对于中国产品的需求锐减,自美国到欧洲,发达国家似乎都陷入了“去杠杆化”阶段。近期由于欧洲国家在08年的大量举债,其过高的政府负债率使得政府决策者已没有多少资源来刺激经济增长,也无从解决因希腊等国引发的主权债务危机,因此经济调整将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中国通过大量的出口产生了巨额的贸易盈余,引发投机资金涌入中国所短缺的有色、铁矿石等原材料,从而造成生产成本上升,成本优势正在丧失。需求的弱化和成本的高企所带来的就是经济引擎之一的出口的下降。

 

其次,房地产所激起的产业链和投资似乎也受到制约。随着管理层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日益严厉,商品房的成交量急剧萎缩,不但造成下游相关的建材、家电、汽车等相关行业需求下降,同时也使得原先政府获取土地出让金后大量进行基础投资和建设的模式受到影响。

 

在未来的制度变革中,如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逐步提升居民收入成为经济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近期,《求是》杂志刊登的李克强副总理关于经济转型的文章已经明确了未来经济改革的重点,而关于减税从而提高消费占GDP比例的讨论又日渐升起。

 

我们的国家又一次地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中国未来的增长方式需要有远见的政治眼光。而对于公募基金的投资而言,我们也同样面临着转变。

 

首先是公募基金的市值占比在“大小非”解禁后快速下降,由最高近三分之一将下降到年底的接近百分之十,公募的资金优势未来将不复存在;其次,信息优势也将弱化,在“大小非”流通之后,大股东与原先法人股东对于公司存在天然的信息优势,而公募基金则会弱化。

 

“适者生存”,在诸多的转变中,投资理念可能也需要变化。“变”是永恒的不变,只有这样,基金经理才能长期为持有人创造收益。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8楼 邮编:200120
客服热线:400-820-5050 400-700-5588 公司网址:www.fsfu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