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札记
宝康消费品&动力组合基金 基金经理刘自强
还是趴在地上踏实
2008年3月,依旧是春寒料峭的时节。在这个全民皆股的时期,有很多人都开始日益感受到股市里渗出的阵阵寒意。也有一些人还依旧怀着希冀,因为他们手中握着的概念股似乎还保有不小的热度。我翻了翻这一个月的策略报告,竟然发现很多东西都和我们当下所听到的言论惊人相似:
“……权重排在前列的股票集中在银行、保险、石油石化、地产等行业中,这些行业恰恰集中了那些可能巨额再融资的公司,在没有大量资金介入的情况下,这些大市值公司是难有好的表现的。……在局部牛市中,板块轮动是最显著的特征,这主要是由于参与其中的资金结构所决定的,个股的上涨往往快速而凌厉,爆发力强,这与大盘的不温不火恰成鲜明对比……对投资者而言,要把握好这种快速轮动的机会,规避追高风险,关键在于要提前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有所分析,例如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必然对新能源板块形成利好刺激;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的持续上涨,也必然使农业板块成为市场持续关注热点。三月两会的召开,必然会谈及农业问题、节能减排问题,这两大板块也必然会继续活跃。3月底台湾领导人的选举、台海局势的变化必然会使航天军工板块成为市场关注热点。创业板上半年的可能推出使得创投板块会反复活跃等等。”
“……三月份迎来阶段性风格转化的概率较大。银行、保险、钢铁、建材和交通运输等大市值行业有望走出一波反弹的行情;但是全年来看,在微观流动性紧张、基金小型化和宏观变数加大的背景下,自下而上和主题投资可能是今年的主流,中、小盘股行情可能贯穿全年。”
这两份堪称典范的报告如果用在今天,恐怕只需要改改日期就可以发表,因为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市场,也与那时如出一辙,正处在新一轮结构调整期之前的短暂焦灼之中。
我只知道,如果要把自己吊在半空中,无论腰上系的绳子有多结实,有多少“高技术含量”,都不如直接趴在地上来得踏实。